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11053|回复: 0

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_重点笔记_串讲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7 10: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312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1、(单选)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2、(单选)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的学者有:凯尔逊。
3、(单选)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的学者:马基雅维里(他的著作《君主论》)、俾斯麦、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
4、(单选)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学者有:孙中山、麦肯齐。
5、(单选)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的学者有:戴维•伊斯顿(他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6、(简答)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所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7、(多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从狭义的角度,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从广义的角度,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8、(多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9、(单选)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10、(多选)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的学者及其著作: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1、(多选)先秦时代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12、(多选)儒家的主要思想:“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
13、(多选)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形成一套法家的治国理论。
14、(单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因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15、(多选)中世界神学政治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16、(多选)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代表人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布丹《共和六论》、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17、(多选)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代表人物: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
18、(多选)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代表人物: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9、(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0、(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21、(简答)《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第一,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
第四,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五,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22、(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

第二章
1、(名词解释)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2、(单选)19世纪中期,美国的人种学家和考古学家摩尔根经过对美国印第安人生活的研究,写成《古代社会》。
3、(简答)氏族制度的特点: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第二,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
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4、(单选和多选)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其三个结果:提高了生产率、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出现,父权制的出现。
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其三个结果: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耕地成为私有财产,部落联盟的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直接交换的商品生产。其两个结果:金属货币的出现,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氏族制度被国家代替,是第三次大分工的显著特点)。
5、(多选)恩格斯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揭示了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
第二种形式是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
第三种形式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6、(简答)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两点:
①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②公共权力的设立。
7、(单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一个阶级的机器。
8、(多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神权论、契约论、暴力论。
9、(多选)神权论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托马斯•阿奎那;契约论的代表人物: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社会契约论》);暴力论的代表人物:杜林和巩普洛维赤(《国家概论》)。
10、(简答)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11、(多选)国家权力的特性:
第一,强制力的垄断性。
第二,普遍的约束力。
第三,主权性。
12、(多选)国家的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第三章
1、(多选)亚里士多德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
2、(多选)国家的历史类型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3、(单选)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4、(多选)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政治革命(基本方式和途径)和政治改良。
5、(简答)革命与改良的三个方面的区别:
①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
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②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必然现象,它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
改良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③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它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
改良的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6、(单选)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采用民主制;古罗马和斯巴达采用的是贵族制。
7、(多选)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
8、(多选)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而在中国,地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9、(重点简答)中国和西方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的三个方面:
第一,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
第二,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
第三,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宗教信仰。

第四章
1、(简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②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③资本主义生产一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成为商品,资本家依劳动者的市场价值购买劳动力,雇佣劳动者在交换过程中具有出卖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权利。
④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2、(重点简答)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第一,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何剥削雇佣劳动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第二,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何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第三,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所有何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价本质上是维护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所有制和雇佣劳动个关系的政治工具。
3、(单选)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即自由资本主义国际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4、(单选)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①基本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实现方式。
②政治特征: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
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①基本经济特征:垄断代替自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实现的基本方式,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特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②阶级特征(政治特征):垄断资产阶级取代自由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成为控制和支配社会的阶级,垄断资产阶级国家的内外部矛盾加深甚至激化。
6、(多选)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

第五章
1、(简答)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论述:
第一,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
第二,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也叫管理国家的方法,即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
第四,        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
2、(重点简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基本特点: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们代表大会制度。
④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3、(简答)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②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④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
⑤社会主义国家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第六章
1、(简答)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所表现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②整体,是政权构成的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③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和采用,现实政治中的政体都是依附于一定的国体,为一定的国体服务的。
2、(单选)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君主制:⑴专制君主制(古罗马)
            ⑵立宪君主制:①二元君主制(1814-1830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1871-1918的德意志帝国、
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
                          ②议会君主制(1832年后的英国、当代的日本)
二、共和制:⑴贵族共和制
            ⑵民主共和制:①议会共和制(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②总统共和制(美国)
                          ③半总统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
④委员会制(瑞士联邦、1956年南美的乌拉圭)
3、(重点简答)巴黎公社政权形式的特点:
第一,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取代它。
第二,公社有普选的代表组成,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
第三,公社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
第四,工农公司废除旧警察和官吏,把公职人员变成人民的“公仆”。
4、(多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与巴黎公社、苏维埃治理形式共同的特点:
①它们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它们都是立法与行政统一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它们都是对人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5、(多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与巴黎公社、苏维埃治理形式不同的特点:
①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③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6、(单选)国家结构形式:
⑴单一制:①中央集权型(法国)
          ②地方分权型(英国)
⑵复合制:①邦联制(欧盟)
          ②联邦制(1789年至今的美国、二战后的德国)
          ③君合国
          ④政合国
7、(单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8、(简答)中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
①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
②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③绝大多数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④我国各族人民为了抵御外来势力,实现国家独立,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了统一的武装力量,奠定了全国大统一的基础。
⑤我国各民族在社会发展、生产技术、文化教育、自然资源方面各有优、劣势,需要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来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
⑥我国各族人民还面临各种外来势力的颠覆和分裂威胁。
9、(多选)我国单一制的两大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七章
1、(多选)国家机构的特点:阶级性、全社会性、整体性和系统系、强制性。
2、(单选)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
3、(单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
4、(多选)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5、(多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主要职权:
①执行法律与委托立法。
②管理全国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
③处理对外关系事务。
④军事权。
⑤立法参与权。
6、(单选)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
7、(多选)议行合一原则的三层含义:
①议行合一以否定、替代资本主义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前提;
②在国家政权机构组织的意义上,议行合一是两种国家权力和职能在职掌、从属上的集中统一。
③议行合一即公社委员会兼行政权和立法权,两权兼管是有人民选出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种人民代表机关既是权力机关又是工作机关。
8、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9、(简答)我国国务院的七项职权:
①行政立法权
②议案权
③行政管理权
④行政区划管理权
⑤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
⑥社会管理权
⑦行使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八章
1、(名词解释)民族,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联结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
2、(简答)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第一,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
第二,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
第三,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3、(简答)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区别:
第一,民族与阶级的含义不同。
第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范围不同。
第三,在一定时期内,当一个民族未来民族独立和平等,反抗外来侵略时,这时的主要矛盾就会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从而使阶级矛盾从属於民族矛盾。
第四,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消失也不同。
4、(简答)地区民族冲突问题的具体表现:
①它会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②它又会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
③它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④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5、(名词解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指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是资产阶级最基本的民族政策。
6、(多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具体内容:
①民族优劣的观点
②民族至上的原则
③民族投降的原则
7、(简答)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其依据:
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即对世界上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用的总的观点和看法。
②人类社会发展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
③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根本利益。
8、(重点简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它和历史上的所谓“民族文化自治”以及所谓属人主义的民族分治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保证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

第九章
1、(多选)现代西方民主的三大支柱是政党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
2、(多选)政党的特征:
①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②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③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④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⑤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3、(多选)以政党是否掌握政权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反对党、在野党。
4、(简答)“反对党”和“在野党”的区别:
①“反对党”是指在两党制的条件下与执政党相对峙的那个最大的“在野”的党派,它往往有一套类似政府组织的班子,即“影子内阁”随时可能通过政治危机或合法选举上台执政。
②“在野党”是指在多党制条件下所有不执政的政党。在多党制下,往往没有反对党。
5、(多选)政党的功能:
①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
②集中阶级意志。
③行使国家权力。
6、(多选)资本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        标榜“超阶级性”。
第二,        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第三,        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
第四,        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第五,        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
7、(多选)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
①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
②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是其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③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8、(名词解释)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9、(多选)两党制的类型:
①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②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0、(多选)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的特点:
第一,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
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11、(多选)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
①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
②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12、(多选)两党制的特点:
第一,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
第二,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
第三,两党制宜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13、(多选)多党制的类型:
①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②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③一党独大的多党制。(日本的“五五体制”)
14、(多选)一党独大类型的国家:印度国大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日本自民党。
15、(多选)法西斯一党制的四个特点:
①国内唯一一党的合法存在;
②一党制建立在党魁个人独裁的基础上;
③国家的统治依恐怖和暴力来维持,把国家的暴力特征和专政性质推向极端;
④实行政党合一的政权形式。
16、(简答)压力集团与政党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政党具有政治纲领,以掌握政权为主要目标;压力集团没有比较系统的政治纲领,也没有直接掌权的要求。
第二,政党把组织选举作为自己活动的主要领域,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压力集团有时也积极参与选举活动,但并不提出自己的候选人。
第三,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压力集团则代表某一集团的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它强调的只是某个群体的特殊利益。
第四,政党在某种意义上是间接地、隐蔽地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压力集团则明确、直接地表达并采取各种手法去实现集团的利益。
17、(简答)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①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②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
③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
④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⑤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18、(多选)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当地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来实现的。
19、(重点简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第二,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宪法和法律是个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20、(多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组织功能、参政功能、民主监督功能、教育功能。

第十章
1、(名词解释)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2、(简答)政治文化的含义:
①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同政治活动的主体相一致的,既有团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既指普通公民,也指政治团体和其他的社会团体。
②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倾向,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的产物。
③政治文化所要揭示的是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人与政治体系既政治过程的关系;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
④政治文化的内容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内容。
3、(简答)政治文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第二,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简答)政治文化的功能:
第一,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
第二,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
第三,影响政治过程。
第四,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5、(多选)政治文化的类型
①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②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③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④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
6、(多选)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7、(名词解释)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烟熏的过程。
8、(重点简答)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①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
②培养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政治能力的手段。
③对反社会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
9、(多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家庭、学校、社会。
10、(简答)坚持我国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
第二,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三,要为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
第四,        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遵循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则。
第五,        要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坚持兼收并蓄,批判借鉴的原则。

第十一章
1、(单选)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研究主题是“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丹尼尔•莱纳(《传统社会的消失》)。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研究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重点是政策研究。
2、(重点简答)“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①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②政治制度化水平
③政治文化
④政治参与
⑤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3、(单选)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的发展途径:一是政治制度化;二是政治参与。
4、(多选)亨廷顿认为任何政治体系的制度化程序都可能根据它的那些统治和程序所具备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部协调性来衡量。
5、(多选)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自身存在着局限性:
①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空想性。
②西方学者忽视或故意掩盖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
③二战后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大国之间的争霸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牺牲品。
6、(多选)革命的特征:
①革命的目标是夺取和掌握政权。
②革命是实现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整个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
③革命通常表现为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斗争。
7、(多选)政治改革的特征:
①政治改革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
②它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体现在政治发展上,表现为一种渐进性和连续性的过程。
③它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④它维护现有的政治统治秩序基础,并不改变政治发展的性质。
8、(多选)构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它表明代表各阶级、阶层、各种利益群体的政治组织在政权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层次,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称政体,它体现一个国家如何使用政治权力的权力结构问题。
第三层次,是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9、(多选)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①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党的十三大面对的突出问题是政企分开。
②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党的十四大面对的突出问题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决定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依法治国。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决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⑤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决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公平正义。
10、(多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①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章
1、(简答)国际政治的含义:
第一,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和世界舞台上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其中主要发生于主权国家之间。
第二,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的国家社会行为主体间的政治关系,其中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是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第三,它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体系和行为体系,是国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关系的总和
2、(多选)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国家生存利益和国家发展利益。
3、(名词解释)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物质力量、制度力量、精神力量的有机总和。
4、(多选)国际社会政治关系体系的四个基本特点:全球性、有机性、有序性、变动性。
5、(重点简答)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①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
②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③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6、(多选)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政党、政治团体、个人。
7、(多选)主权国家必备的基本要素: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8、(简答)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
①国际组织均有参与国际活动能力
②它的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依据是参与者所订立的条约,超越和违背条约规定的机构、职权和活动,均属非法或无效。
③他的组织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者个人事务,更不得侵犯各参与者各自的权利。
9、(重点简答)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基本内容:
①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③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④互不侵犯原则。
⑤和平共处原则。
10、(多选)国际法的基本构成可以概括成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1、(简答)国际法的作用:
①它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②它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③它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④它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12、(名词解释)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强劲作用下,生产要素和产品跨国全球流动规模不断增大,形式不断增多,世界经济分工走向一体化体系,经济活动范围扩展至全球,经济资源由世界市场配置并且其效率日益提高,各国经济互相依存和依赖程度加强、加深的全球发展趋势、发展进程和与世界多极化并行的历史潮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积分 +10 收起 理由
+ 2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4-19 17:01 , Processed in 0.0702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