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10130|回复: 2

[历年试题]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资料汇总(北大串讲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7 1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心理卫生概论
4 H' `# u" D5 Q1 ?; N7 O1.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时通过的宪章所规定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 o& a4 z6 d/ `. C5 G; R2.心理卫生: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发展着的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家庭和社会良好影响来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创造性活动中保持心身健康,从而呈现一个完整的健康状态。(简单的定义,用于名词解释)心理卫生是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周围世界的良好影响,维护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并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使人处于一种完整的健康状态。
: t8 K9 f" d* n6 X% n3. 心理卫生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 K6 d* J! z6 g: `- p4.心理卫生的内容:(1)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同时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2)根据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包括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制定保持各年龄阶段心理保健的一般和特殊的心理卫生的原则和方法;(3)提供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各个领域中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4)制定培养和锻炼健康人格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
$ _9 q5 m9 Y4 d5.心理卫生有的种类:根据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分:(1)胎儿期心理卫生;(2)婴幼儿期心理卫生;(3)学龄儿童心理卫生;(4)青少年心理卫生;(5)成年期心理卫生;(6)老年期心理卫生;根据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应用范围分:(1)学校心理卫生;(2)家庭心理卫生;(3)职业心理卫生;(4)社区心理卫生。
  t# j8 l. ]& U# y* S6. 祖国医学中的“七情学说”可以说是对心理卫生的思想最具体最全面的阐述;在国外,心理卫生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2 e- K: g! L+ d0 I) A. f2 ~
7. 1792年,法国精神科医生比奈尔率先将那些被中世纪宗教迷信观念视为“魔鬼”的精神病人从锁链和酷刑中解放出来。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世界心理卫生的起点,比奈尔亦被视为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者,但此时心理卫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运动。
. p7 i! l  q9 N5 J) `  W8. 现代心理卫生始于1908年的美国,而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做出直接贡献的是美国的比尔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自觉之心》。
# R! G" T& x; \& c% G3 H# g9.经典的心理健康标准:(1)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模式: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著名论断就是马斯洛提出来的;(2)罗杰斯的机能充分发挥者理论;(3)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成熟者”就是那些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健康个性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
( [; R* H7 A( b. ~8 F- Z1.自我实现:是指个人的潜在能力、天资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实现,是使命的完成,是个人对自身的内在价值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马斯洛认为,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全部潜能,即实现人生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工作,有发明,有创造,成为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j+ d# K9 o/ R! \0 I  S2.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健康模型特征如下:(1)良好的现实知觉;(2)全面接受自然、他人与自己;(3)自发、坦率、真实;(4)以工作、事业为中心;(5)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6)功能发挥自主;(7)愉快体验常新;(8)有神秘的高峰体验;(9)社会兴趣强烈;(10)人际关系深刻;(11)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12)处事幽默、风趣;(13)富有创造力;(14)反对盲目遵从。
" z. Q2 g* s' P& `. \$ i3.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发展正常:智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它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言语表达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们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把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落后三个等级。从智力测验角度来衡量,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落后,属于心智不健全;(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者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正确地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接受自我。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潜能的同时,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从不产生非分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因而,他们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心态,也不会产生心理危机;(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仅能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被别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既能在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而无孤独感。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任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他们能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活动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还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激励和满足。他们能积极储备知识和经验,以便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或障碍。凭借知识、经验的积累,加之刻苦奋斗、乐此不疲的精神,他们使自己的行为更加有效,工作更加出色;(6)能适当地表现情绪: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始终占优势状态,虽然有时也会有悲伤、忧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但一般不会持久。他们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健康的情绪状态有如下三方面标志:①情绪稳定: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一个人情绪活动不稳定,变化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②心情愉快:心情愉快表示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心理健康的人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均感到满意,因此心情总是开朗乐观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心情低落或紧张不安,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③情绪的变化有其适当的原因:例如,快乐的情绪源于可喜的事情,挫折引起沮丧,不幸引起悲哀等。如果一个人受到挫折反而高兴,受人表扬反而愤怒;或者事过境迁之后,一个人仍旧沉溺于原有的情绪中长期不能自拔,便是情绪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7)健全的人格: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构成了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健全的人格的主要标志: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思想与言行不是矛盾、分裂的,而是协调、统一的;(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个体成长的不同时期,人们会具有相对应的特征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十多岁的少年外出时总是需要父母陪伴,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此外,人的心理行为也应与其性别特征大致相符,如果女子过于男性化,男子过于女子气、“娘娘腔”则易造成社会性别角色的反差和冲突,难于适应社会和群体,造成心理的失衡和痛苦,影响正常的生活。根据以上这些表现,我们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定义为: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 W' H4 x2 t  g7 d. M* R  t* G4.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下的人们,尽管在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的人也未必能全部达到这些标准,但是在评判心理健康状态时却必须遵循相应的评估原则。有关评估原则具体如下:(1)个体心理活动要与生物学特征相符:一定的生物学特征,如在不同的年龄、性别、躯体健康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状况。在评判心理健康水平时,不能偏离生物学特征;(2)个体心理活动要与客观环境相符: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保持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人的心理行为若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理解;或为环境氛围所迫,产生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的紧张和焦虑;(3)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成分间协调统一: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谐一致的统一体。这种整体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在感知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以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诉说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做出愉快的反应,那就是异常的状态;(4)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即个性,是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例如,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说明他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这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
) ]; H3 L* M& @7 A: W* p- s5.如何看待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原则:在心理卫生工作中,评价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尽管我们拥有了上述标准和原则,但在对其理解和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上述标准仅适合于大多数人,没有全部达到上述标准的人并非意味着心理不健康,但在某一标准方面极端异常的人,必定是属于心理异常;(2)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受时代、民族、文化等因素制约,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发生变化;(3)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偶尔出现不能成为心理变态的依据,而异常心理和行为究竟维持多久才能属于变态或病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4)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精神疾病,有精神疾病者在某些具体标准上仍可能表现得很正常。对精神疾病的诊断须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做出;(5)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它只是个体在自身和环境许可下的一种最佳功能状态。人们应为实现这样的标准而努力,但又不必因未达到上述标准而沮丧;(6)尽管有关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人们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但是,上述三条原则性的标准却是心理健康者必须要做到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失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健康或心理失调有时是交替出现的。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失衡时,只要积极地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整,或通过求助心理专家的帮助,大多可恢复心理健康的状态。
( y. k" \% h# \' |$ d6. 心理卫生学的任务:1.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心理卫生意识;2.研究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3.研究并制定维护和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探索预防、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
/ M1 S( u  H/ F* o- [' s(http://bbs.zikao5.com 我自考网整理): Q: W9 h0 i0 ~$ F
第二章 心理障碍# H6 _. M7 w1 f# ~! Q2 E1 c8 ~9 |
1.心理障碍:个体无法有效地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要求,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一种异常状态。心理障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统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概念的作进一步的理解:1.心理障碍可表现为个体没有能力适应现实环境的要求,其可能由于机体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或两者兼而有之;2.障碍可以理解为失常或失调;3.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缺失,社会适应功能低下;4.对心理障碍的理解不能脱离社会价值标准,而价值判断标准和评价尺度取决于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
9 r0 C5 x4 c# X, p  ~2 c" T2.心理障碍的判别标准:判别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是相当困难的,这是由于异常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首先,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一个渐变的连续体,其区别往往是相对的。然而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判别则比较容易;其次,异常心理活动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客观环境、自身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等。常见的判别标准有以下几种:(1)以个人经验作为标准:这种判别方法往往会受到研究者本人的经验、知识水平、观察角度和情感倾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社会适应标准:人们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相互一致的。因此,心理正常的人总是能够调整自身的需要、动机、情感和愿望等,以适应社会准则、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要求。社会环境中的应激事件是无法回避的,心理正常的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和适应。如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则被认为是病态。但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时间、地点、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故社会适应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3)统计学标准:这一标准认为,人们的心理测量结果通常呈正态分布,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居于两端者被视为“异常”。因此,确定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要看其偏离正常人心理特征的平均水平的程度。也就是说,一种心理活动在同等条件下若为大多数人所具有,则属于正常;若背离了大多数人的一般水平(社会常模),这种心理就是异常的。统计学标准用数量进行衡量,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比性和操作性。但这一标准也有其局限性,如有些行为的分配不一定是常态曲线,有些数量虽呈常态分布,但仅有一端是异常,另一端则是优秀的状态或水平(如智力测量),还有的情况是不少心理障碍不能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4)症状与病因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来看待。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综上所见,人的心理活动属于正常或异常,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标准,每个标准都有其应用价值,但又都具有局限性。故在判断某人的心理状况是否异常时,可以采用几种标准相互结合的策略。并且还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深入探索,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 N) l( H& H: |! X3. CCMD-2-R把精神疾病分为十大类:- n% P0 n- Q) u  j
编码 疾病的名称
$ a  b0 g2 V  V0 U0 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 v7 J7 n( F1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 {$ E2 O9 B) b7 G2 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F- W" N5 I6 a+ S' H0 _. ]3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 b3 M, Z- _2 H$ ]4 神经症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6 r+ w  E/ _/ |" m0 K( Y0 m( a
5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 @1 z+ E( L# s& i$ R6 人格障碍,意向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变态
% t5 v. v- s! D0 E2 q# }2 L7 精神发育迟滞% L) w" J6 E9 Q
8 儿童少年其精神障碍
# c' z6 ]  b" n3 h" b, n  z9 其他精神障碍及与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密切相关的几种情况+
) W. Y# V- Q, R  m) ?" C, O4.心理障碍的种类:(1)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在临床上往往表现出有重性精神疾病的症状,如出现妄想、幻觉、情感明显出现抑郁或躁狂、意识障碍或行为动作的严重反常,而且其本人对此缺乏自知力,缺乏深入分析批判的能力。“精神病”是这一类疾病的一个普通术语。其主要的疾病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重性情感性精神障碍等;(2)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其表现为不具备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是焦虑、紧张、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心情抑郁或分离症状等,或有人格方面的改变。起病与心理因素有关,病人对自己的疾病基本上能了解,求治心切,与社会环境脱离不严重。主要的疾病有神经症、进食障碍、睡眠与觉醒障碍、性功能障碍、人格障碍等。# J* o7 ~) E8 k; y: y
5.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区别在于:神经症患者,大多数具有完整的自知力,精神病人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陷;精神病的初期,有些病人的自知力尚保存,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否认自己是不正常的,甚至拒绝治疗,此时称为自知力缺损。
% e2 t6 J- ?' {9 L! `0 {0 [6. 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的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别,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
1 I7 \( e& M( n( a$ \. i( W7.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是: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的,往往是几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主要是有生物、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一)生物学因素:所谓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是指包括遗传、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和病菌、病毒等对心理障碍产生和发展起作用的因素:(1)遗传因素的影响;(2)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3)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4)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5)颅脑外伤的影响;(二)心理因素的影响:(1)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上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矛盾状态;(2)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3)特殊的人格特征:A型行为特征被认为是冠心病易患性人格;C型行为特征是癌症易患性人格等;(三)社会因素的影响:(1)文化影响:不同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的病种、症状、内容和频率大相径庭。文化偏低的农村居民或民族中,反应性精神障碍以及与迷信巫术相联的精神障碍和民间健身术等引起的精神障碍较为常见。文化较高的地域居民或民族,则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较多见;(2)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潜能的发展将受到抑制。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3)环境干扰:如大气污染、噪音干扰、交通混乱、居住拥挤、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动荡等,都可增加人的心理和躯体应激,使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不安等状态下。长此以往,会使人易患心身疾病、神经症或其它心理障碍;(4)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心身健康的重要指标。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太多的生活事件,它们对个体抵抗力的影响就会累加,个体的心身状况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时候,应当以全面、客观、发展、联系的目光去考察生物、心理、社会各因素的作用。在这种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地搞好心理卫生工作的方法。
  ^  i6 U- {9 o% j! X% J& R8.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8 J) d. T3 b7 k9 {
9.心因性精神障碍的特点:心理社会因素是造成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与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相继消失;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根据CCMD-2-R,这一类疾病常见的有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如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反应等。: _+ g* f. }) c) a  B
1.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引起急性应激反应的应激事件是极端严重的,往往为灾难性的。例如:重大的自然灾害、严重的交通事故或不幸等。* E- W2 M6 f% P
2. 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1)以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表现;(2)以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的表现;(3)情绪障碍;(4)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_& `9 L- Y% a* t/ i% M! a
3.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受到严重而强烈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t( i4 f9 }; n  o, H8 u& O* E: }
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1)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反复回忆创伤体验主要表现为,患者无法控制地回想遭受创伤的经历和体验,如同电影中“闪回”,在梦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或做噩梦,忽然感到似乎事件又在重演,因而发生相应的情绪的行为反应;(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患者回避谈及与创伤有关的话题,或回避可能勾起恐怖回忆的事情和环境,似乎已经遗忘了此事。有时可表现出一种“麻木”感,对生活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不愿提及和不感兴趣,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与人相处不亲热,使人产生疏远感;(3)警觉性增高:患者警觉性过,易产生惊跳反应,易激惹或暴怒发作。有的可表现出难以入睡,不能维持长时期熟睡或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集中也不能持久。
- d! X4 z% a9 [! |( x$ _# D5. 适应性障碍:是由于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事件后的适应期间,主观上产生烦恼、痛苦和情绪变化,并常伴有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状态。
: t9 l9 h$ ~- x" V6.神经症:是对一组心理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其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如病程不足3个月或仅有一次短暂发作者,可称为神经症性反应;病程超过三个月则可考虑神经症的诊断。
6 m2 }" ?! V  a7 M7.神经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症状复杂多样,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3)病人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其症状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4)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5)病人对症状有自知力。神经症病人能觉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病人知道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或病态的;(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疗的要求。
5 ~3 B. e* K( L  h( l8. 根据CCMD-2-R,神经症包括了以下几种类型: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疑病性神经症、神经衰弱和其它神经症。2 V% U. z) K$ y1 R7 [- h4 t
9.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它是以焦虑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的一种障碍。焦虑性神经症有两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本病可起病于任何年龄。
, |& S, G5 }3 U' c/ F/ \3 M1. 精神性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担忧、紧张、不安全感和害怕等表现。患者的焦虑既无确定的对象又无具体的内容。/ @8 _- l) Z( g* O, d
2. 惊恐障碍又名急性焦虑症,是以惊恐发作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类型。发作常突然产生,在10分钟左右症状到达高峰。发作通常持续20~30分钟,极少有超过1小时者。
, r& J, T: a" G5 p5 a3 u. `) p3 w3.恐怖性神经症:是指对某一特定事物或处境产生强烈的害怕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简称恐怖症。本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左右,且女性较为多见。近来多数专家建议将形形色色的恐怖症简化为以下三类: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简单恐怖症。" U9 }( k  R' |' a1 g+ `- o5 W
4. 场所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特定的公共环境或场所,包括商店、剧场、公共汽车和火车、广场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而无亲友救助,或失去自控又无法迅速离开。3 x9 E% a5 i) o  j! A
5. 社会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他们拒绝参加各类联欢会,也可能回避所有公众场合,严重者可因恐怖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而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特别是自觉脸红的症状尤其典型,因此,也被称为“赤面恐怖”。
2 h: `2 J2 p/ i9 P2 p( D) q; {5 e6. 简单恐怖症:又称物体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特定的物体,如动物、鲜血、尖锐锋利的物体等。这类恐怖症状在儿童中较常见。. ^$ i( e. t5 j( Y9 x
7.强迫性神经症: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简称强迫症。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强迫症的患病率比以前估计的要高得多,其终生患病率大约为2%~2.4%。此病大多于青春期前后或成年早期起病,也有些病例起病年龄更早。
- n1 A1 _: J  i" s5 S8 h8.强迫症根据其临床上表现的性质,可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大类:强迫观念:表现为强迫思维(a强迫性穷思竭虑b强迫性怀疑c强迫性回忆d对立性思维)、强迫表象、强迫性恐惧、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强迫行为:分为屈从性强迫行为(a强迫洗涤b强迫检查c强迫计数);对抗性或控制性强迫行为(强迫仪式)。- Y, s" b; O: @6 |0 h9 s3 T/ E
9.抑郁性神经症:又名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患者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其抑郁一般是轻中度的,没有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但由于迁延不愈,患者感到内心痛苦,常主动求治,日常生活不受显著影响。
% y. x$ B, e# l9 K/ @2 f, V1. 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它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经常述说躯体不适,反复就医,经各种医疗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本病的发生多在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
6 e8 [  b4 x. B0 c2.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 P4 W8 Q8 ~5 K8 q8 w- A7 t2 R
3. 癔症: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它是指在不良人格基础上,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作用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1 F& I/ d2 D5 U# x3 ?" J) v6 a
4. 癔症性格主要有四个特点:(1)高度情感性,情感反应强烈鲜明,但肤浅不稳;(2)暗示及自我暗示性强;(3)以自我为中心;(4)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
" k" q, \: u' I% ?- J+ |5.癔症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两个类型:(1)转换型,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的障碍。A感觉障碍b运动障碍c自主神经障碍;(2)分离型,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A情感爆发B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癔症性朦胧状态;癔症性神游症;癔症性梦行症;癔症性假性痴呆等)C身份障碍(双重或多重人格、鬼魂附体等)。
6 B- [$ \6 r: W6.癔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主要采取心理治疗;情绪的疏导有助于心理痛苦的减轻。患者的情感爆发具有尽情宣泄的特征,故很少演变成慢性。在心理治疗时,引导患者讲述和激发与本次发作有关的诱因及相关内容,往往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应该向患者解释清楚,症状并非躯体疾病所致,而是心理因素使然。癔症患者对别人怀疑其疾病的真实性十分反感,因此在解释时应持机智和慎重的态度。暗示要抓住病人暗示性强的特点,强调治疗的优异效果,取得家属的密切配合。常用的方法是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针刺或电刺激法,结合言语暗示治疗;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如果病人情绪激动、行为紊乱明显,可使用镇静剂药物治疗。: F: v0 u  N; P! s, R. x
7.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种类: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U/ Q9 ^" r, K& Q# P0 P3 u) U( Y8.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具有多种表现的精神疾病,一般与影响大脑功能的躯体疾病或大脑器质病变有密切相关,或被认为是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一组精神疾病。
; P9 k2 ?$ K: T, k6 ?4 f( m# |9.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和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或不协调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本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M- x! @3 ~; O  d, Z  [. |$ M5 ?8 M) ]( e
1.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类:单纯型。一般无幻觉和妄想;青春型。多发病于青春期;紧张型;偏执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精神分裂症的55%。; L0 o1 h. ], \% ^9 i7 f
2.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基本缓解。发作较轻者未必达到精神病的程度,本病发作可表现为躁狂相或抑郁相。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症状,多数病例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X( }* a; r  y+ D
3.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障碍。人格障碍也称变态人格、病态人格等。它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相对稳定,对行为及心理功能的多个重要环节有影响,致使个体对环境适应不良。; P' l0 D. b( E% V* l# N
4.人格障碍的特征:(1)严重的人格缺陷:人格严重偏离正常,或行为怪僻,或情感反应强烈而不稳定,或行为紧张退缩。具体表现因各型的不同而不同;(2)对自己的人格缺乏自知力:不能以正确的认识去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很难从错误和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加以纠正,因此,这种人很难适应周围环境;(3)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行为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易受情感、偶然动机或本能的欲望所支配。因此,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和不正确的意向活动,做出不符合社会与道德规范的事情,经常危及他人或殃及社会,同时也给自己带来苦恼;(4)人格偏离相对稳定:变态人格一旦形成就比较恒定,不易改变,而且矫正相对困难。少数人,在中年以后由于经验与教训和精力不足等原因而自动缓解;(5)智力正常,无意识障碍:他们一般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未丧失对事物的辨认能力,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具有责任能力。在监狱、劳教所中常能见到这种人;(6)早年开始:一般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开始,逐步而缓慢地发展。因此找不到准确的形成时间。7 e: p4 B6 Z5 @1 q8 O4 w
5.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常有广泛性猜疑,易将别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而产生歪曲的体验,可表现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有时把周围事物解释成不符合实际的“阴谋”,并可形成超价观念。对自己估计过高,过分自负,对批评和挫折过分敏感,常把错误和失败归咎于别人,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脱离实际地争强好胜,固执地追求一些不合理的权利或利益。看问题主观片面,工作和学习往往言过其实。  E7 L! f3 f' Y
6.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具有奇异的信念,或与社会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有时服饰奇特或不修边幅,言语怪异,令人费解;对人情绪冷淡,缺乏亲切感,对赞扬和批评都无动于衷,没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常过分沉溺于幻想,孤独自处,行为怪癖。4 }; h3 _# x7 i7 {8 y2 W4 ?
7.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社交紊乱,行为与整个社会规范相背离,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他们的认识完好,但行为未加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常因微小的刺激引发攻击、冲动或暴力行为。无内疚感,不能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一犯再犯而不知悔改。不能与他人维持长久关系,容易责怪别人,或为自己的粗暴行为进行辩解。
& A* h+ K, s8 F; a# v8.冲动性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为对事物往往做出暴发性反应,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易于暴发愤怒冲动或与此相反的激情。行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计后果的倾向。不能在行动之前事先计划,具有无法预测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行为暴发时不可遏制。易与他人冲突和争吵,特别在行动受阻或被批评时。这种人经常变换职业和酗酒。4 }/ f4 w: u* G; s
9.表演型人格障碍:也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种人常戏剧性地、过分夸张地自我表现。暗示性高,行为易受他人影响。情感表浅,极易波动。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为他人着想。好夸耀自己,不断渴望受人赞赏,感情易受伤害。常寻求刺激,富于幻想,说谎欺骗,操纵他人为自己的需要服务。
( M1 F4 G9 G; [4 O, L1.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刻板固执,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不会随机应变,做事优柔寡断。由于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怀疑和过分谨慎;要求十全十美,但又缺乏自信,导致过度的反复核对;过分注意细节,以至忽视全局;由于过分谨慎多虑,过分注重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人际关系,这种人易产生强迫症状和焦虑抑郁反应。5 d2 U: }3 w2 h( `# E5 ?" [* a, b
2.焦虑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懦弱胆怯,胆小怕事,易惊恐,有持续和广泛的紧张和忧虑的感觉;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忐忑不安;有自卑感,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接受,对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日常生活中习惯于夸大潜在危险,以达到回避某些活动的目的;个人交往十分有限,对与他人建立关系缺乏勇气,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达交道。
( I6 Q$ `2 Z. D$ s/ C% z1 b3.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为缺乏独立性,感到自己无助、无能,缺乏精力,深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别人,过分顺从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亲密关系终结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逆境的倾向。4 r- m. f( s4 N/ w4 F
4.人格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障碍,是在早年(一般在15岁以前)就开始形成了,所以强调儿童的早期教育,对预防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至为重要。当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及老师决不能疏忽大意,听之任之或迁就,而应及时设法矫正。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放纵孩子的个性任其发展,则容易使孩子的个性产生偏离。家庭和学校要对孩子予以良好教育,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应竭力减少家庭纠纷,避免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应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这对人格障碍的预防大有裨益。人格障碍一旦发生则较难治疗,但也并非不治之症。具体治疗方法有:(1)心理治疗:人格障碍总的治疗原则,是要改善病人的社会和心理环境;(2)药物治疗。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13: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资料汇总(北大串讲笔记)

第三章 胎儿期心理卫生
; p+ `" c  T* R2 e5 c1. 胎儿的感觉:胎儿在第10周左右已有压觉和触觉的功能。味觉、嗅觉和视觉的功能约在第30周产生。胎儿4、5个月时已具备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其听觉几乎与成人相等。8 T6 M$ Y9 j$ i; O0 G0 S: C  J
2. 胎儿的活动:当月份稍大时,在腹壁外面用手也能触摸到活动,腹壁薄的孕妇,还可看到腹壁胎动。胎儿长到7个月后,开始有运动反应,小至张嘴吞咽、眯眼、咂拇指、握拳头,大至伸展四肢、转身、翻筋斗。7 U  H/ q8 F( W+ E# c5 Y" `
3.妊娠期孕妇的情绪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孕期情绪紧张,不但可能引起各种产科疾病,而且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发育和行为。一般认为,对孕妇的精神刺激,能激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及内分泌素,这些化学物质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儿的身心机能。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发育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它组织的物质。例如当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分泌过多,可能阻碍胎儿上颌发育而形成腭裂;长期处于忧郁的孕妇,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往往会引起早产或造成胎儿瘦小体弱。
; _( a2 j. c, w- B2 A$ [" R. ^4.孕妇对妊娠的态度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当一位妇女怀上孩子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如有人喜出望外,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忧喜掺半。对妊娠的不同态度可影响孕期的情绪状态。一个对妊娠抱消极态度的妇女,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因而会给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如对非法性行为的罪恶感,对避孕失败的沮丧,对身体形态变化的担心,对分娩的惧怕,对孩子健康状况和性别的过分关切等等,都会引起孕妇焦虑和情绪紧张。有些妊娠呕吐、早产流产、产痛过烈以及婴儿出生后的消化紊乱、哭闹不止等可能与母亲对妊娠的不良态度有关。2 m8 w+ W0 L- M- K/ Q
5. 孕妇的行为对胎儿发育的影响:l.烟酒嗜好;2.生活起居;3.性生活。1 J( ?7 g+ Y) {0 V8 n
6. 孕妇的心理和生理保健:胎儿的生理、心理健康主要依靠母体良好的内外环境和状态,因此,母亲的心理卫生对胎儿能否健康生长至关重要。1.孕妇的起居要科学、卫生;2.孕妇的营养要全面、合理;3.孕妇的心境要乐观、平静;4.孕妇的用药要慎重。/ |* ~# y# ]7 \% i
7. 胎教:所谓胎教,实际上就是孕妇在孕期注意身心健康,通过孕妇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使胎儿正常发育成长。
- N  ]) N7 @0 g- \8.常用的胎教方法:1.音乐胎教:音乐胎教可以从孕16周起,开始前静坐5-10分钟,每次时间为5-20分钟,但不要超过30分钟,每天做2-3次,声源离孕妇1-2米为宜响度在65-85db,不超过90db为宜。以抒情、欢快、柔和的曲调为宜;2.运动胎教;3.言语胎教;4.图画胎教;5.系列胎教早教。
$ `( ]7 q. y% m3 n" Q9.音乐胎教的好处:首先,有节奏的音乐可以刺激生物体内细胞的分子发生共振,使原来过于静止和休眠状态的分子和谐地运动起来,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其次,它作为一种能量和信息,音乐对于孕妇兼有物理与心理的双重作用。专家认为,优美的音乐能促进孕妇分泌适量有益健康的激素和酶,起到调节血流量及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从而改善胎盘供血状况,增加血液中有益成分;对孕妇本人则具有调节情绪,安神养心,使人精力充沛的作用。音乐胎教可以从孕妇16周起。经过音乐胎教的孩子多数对音乐有较强的感受力、有更好的节奏感。他们多表现性情活泼开朗,爱唱爱跳。有人认为,音乐胎教所赋予孩子更发达的听觉感受力还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总之,音乐胎教的目的不仅在于对胎儿的听觉机能的训练,也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情绪的丰富与稳定。
9 a+ E5 y7 T; _$ }1.实施胎教的注意事项:1.科学的态度,正确的目的;2.必要的知识,冷静的头脑;3.适宜的程度,可靠的方法。总之,要想有健康、聪明的孩子,就需要进行胎儿期的心理卫生保健和适时适度的科学胎教。科学的胎教需要父母树立对胎教的正确认识,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操作进行。只有在自然与和谐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胎教,既不放弃施教的时机,也不过度人为地干预,才可能获得希望的成果。; @! J9 {9 J8 k1 D
; i1 i" |' w9 Z% d
第四章 婴幼儿期和儿童期心理卫生
( B0 i- k7 j' E1 [/ ^$ q9 d1. 医学上习惯将1周岁以内称为婴儿期,而心理学上则将出生到3岁称为婴儿期。出生至产生28天称为新生儿期。& ~' l/ {' Z, P. F" I: [
2. 适应外界环境,满足生理基本需求,熟悉和依赖母亲是婴儿的基本心理需求,而吃奶、便溺、睡觉则是婴儿期生活中的三件大事。
3 ?7 W4 E7 e' O5 T$ U8 E; L* I3. 婴儿身心发展的特点:1.情绪的发展;2.动作的发展;3.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
8 u+ p' v& c( w4. 婴儿期心理卫生的内容:1.提倡母乳喂养;2.搂抱和爱抚是宝宝身体的“维他命”;3.按照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地进行心理行为教育;4.重视早期启迪智慧的教育;5.优化家庭的心理环境;6.反对高压棍棒教育和吓唬孩子。+ p' q! Q8 d, Y$ }9 d+ Z  z
5.提倡母乳喂养的优势:母乳喂养最为科学,符合营养要求,理由是:母乳喂养经济、卫生、方便,乳汁温度适宜,有利于婴儿吸收;母乳中各种营养丰富,而且各种营养成分构成比例十分合理,最符合婴儿人体生理需要,容易吸收消化,是牛奶、羊奶和其它人工代用品所无法比拟的;新生儿免疫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体内缺乏免疫蛋白,特别是缺乏保护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而母乳正好可起到补充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母乳喂养时,孩子不但吸着奶,而且饱受了母爱温暖的情感,使婴儿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e5 u( \6 ?  }, r% o
6. 搂抱和爱抚对宝宝身体发育的好处:增加安全感,获得爱的感受;促进生长发育。身体接触不只让孩子感到愉快,也具有促进发育的作用;有助于了解身体状况。
3 q) e3 s0 M$ R( ]6 r7.婴儿一般在10~12个月就应及时断奶,这是第一次“生理性断乳期”。过早断乳或过迟断乳,都不利于身心发育和健康。断奶不单是营养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失去母亲怀里吸吮和偎依的机会,处理不好会对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断奶过急,或和孩子短暂时隔离,采取强迫手段,甚至有的往奶头上涂辣椒面、贴一块大膏药等,这都能引起婴儿的情绪障碍,如哭闹、拒食、夜惊等,影响孩子的心健康发育。
, c. X7 |+ w' t: o8. 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婴儿1岁半至2岁后才逐渐开始具备控制膀胱和直肠的能力。从18个月后开始训练为宜。) g/ p! w: D3 z+ I, D0 X1 {
9. 言语训练越早越好,从初生起父母就要跟孩子说话,1岁之前是语言的准备时期,或语言开始发生的时期;2~3岁是婴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从4个月开始就可教婴儿发音。: a! G, C+ o; f) d5 g7 k
1.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初步形成上。1.3岁后是儿童智力、思维和语言的重要发展期;2.幼儿的情感特点;3.幼儿的意志特点;4.幼儿的个性特点。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有以下两个特点:(1)自我意识的发展:三岁儿童已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分得清楚你我他;(2)目的性、独立性和自觉性逐渐发展:幼儿时期,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成人不断提出的要求,使儿童心理活动的目的性、独立性逐步增长。
; w0 Y. |/ K0 F  _3 _$ ~" k. G, B2.幼儿心理卫生的内容:1.在自考自考中成长;2.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3.重视对话式教育;4.重视幼儿早期社会化学习;5.重视幼儿独立的愿望。总之,在幼儿时期,心理卫生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或不良的风气习俗,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幼儿时期,家庭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气氛对孩子来说具有特殊的敏感性。父母或他人给予孩子无私的爱,即所谓“爱的教育”,是幼儿心灵健康地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它对幼儿的道德、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G3 T/ ^: M! `
3. 第一反抗期――幼儿三四岁左右,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就表现出独立的愿望,虽然能力不强也要自己动手自己干,变得不太听话。这是一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此为第一反抗期。
& A, w0 x1 t- o3 k5 F4 k" Y4.儿童自考自考活动的种类:儿童的自考自考活动的种类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活动性自考自考。活动性自考自考主要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和灵活反应,增强肌肉力量,为适应日后的体育运动打下基础;知识性自考自考。知识性自考自考是通过自考自考活动,寓教于玩,灌输知识,提高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记忆;创造性自考自考。创造性自考自考是利用儿童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以及好动的特点,在自考自考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心理性自考自考。心理性自考自考又称社会角色自考自考,是指通过有意识地组织某种情境,让儿童在群体中扮演某种角色并进行角色的变换,从而让儿童认识各种角色的任务和意义的一种活动。心理性自考自考有助于心理社会化学习。
1 h1 d: t5 X# s, `! J& c: T5.自考自考活动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寻求小伙伴共同自考自考玩乐,这是幼儿开始社会交待和社会化学习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心理发展。1.自考自考活动是幼儿学知识,提高智力水平的最好途径,尚未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一切食物又有的好奇心,只能通过民展较早的直观、具体形象思维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玩具和自考自考是孩子长知识,诱发儿童思维和创造力的最好途径;2.促进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发展;3.培养孩子社会能力的一种机会;4.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n1 G9 N8 I7 T# D# S
6. 学龄期儿童:也称小学儿童,指的是从6~7岁至12~13岁年龄段的儿童。这一时期相当于儿童从入学至小学毕业。5 V7 t- E/ W) @- S! K7 \
7. 学龄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自我和社会意识增强;2.个性和意志行为逐步强化,但可塑性大;3.语言和智力的迅速发展。
: K6 z9 l' U# D8.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内容:儿童的心理卫生教育要贯穿于儿童整个成长过程,其主要内容如下:1.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2.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3.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4.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5.培养孩子的自信心;6.安排和辅导好儿童的学习;7.组织好学习以外的社会活动。4 V+ J  k8 e$ H- D8 F. u/ H( h3 |
9.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为了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合群的性格,即善于与同伴相处,这种性格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素质,也是EQ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组织儿童互相接触是培养合群性格的最佳策略;(2)培养积极进取的性格。现代社会要求人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家庭教育应顺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孩子从小形成积极进取的性格;(3)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其次,还应该给孩子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4)培养孩子具有开阔的心胸。A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B一个人要善于接纳和容忍他人和自己的不足和失误。
$ W  F$ w' Y& M3 |% t1.培养儿童的勇气和自信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孩子大胆地去做事。A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放手让他去做,家长千成不要包办代替。B随着孩子的成长,大人应该养活对他的保护,增加他独立生活的机会,过分的关怀只会造成孩子的软弱;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父母和老师应尽量给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当他们话说的不好、意见表达的不正确时,不能责怪,更不能取笑他们,应该指导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意见为什么不对;多赞美、多鼓励,别让批评、挑剔挂嘴边。我们必须留意评价孩子的方式和语气,尽量不要恶狠狠地骂孩子,更不要经常把一些挑剔的、批评的话挂在嘴边。
" D& x6 A% E1 \: R) X2. 儿童心理障碍:指在儿童期因某种生理缺陷,功能障碍和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异常现象。) G3 G, B, F  U- T7 y; z& j
3. 儿童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达不到心理障碍的程度,或者持续的时间较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问题。9 z! Y0 _0 Q' ~
4.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1)特殊功能发育障碍:如言语功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性特殊功能发育障碍等;(2)广泛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等;(3)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障碍);(4)品行障碍:如偷窃癖等;(5)情绪障碍:如儿童焦虑症(儿童离别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恐怖性障碍、社交敏感性障碍、儿童强迫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等;(6)抽动障碍:如短暂抽动障碍(抽动症)、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等;(7)儿童少年期其它行为障碍:如排泄障碍(遗尿症、遗粪症)、进食障碍(如异食癖)、睡眠障碍(如夜惊)、口吃等。9 Y# _: F$ O( ?) z, P6 t- D: t
5. 抽动障碍:是指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复合肌群的收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它包括一过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症等。
$ R2 O, Q! a9 h* P* v( l6. 说谎:可以描述为明知是虚假的东西,但出于欺骗他人以获取好处的目的而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叙述。儿童说谎的具体表现有:(1)对事实的歪曲;(2)夸大事实;(3)嫁祸于人。/ y; d/ R8 Q* y
7.如何纠正孩子说谎的坏看病:首先,要了解儿童说谎的成因;其次,应该认识到儿童说谎从开始到成为恶习有一个过程,及时发现苗头并予以纠正非常重要。具体措施有:1.增强自我认识:当孩子为否认某事而说谎时,你要帮助他们复述事件的整个过程,并认清他自己所起的作用。2.灌输正确的道德观:父母不能忽视孩子撒谎的严重性,特别是最初孩子在一些小事上偶尔说谎时,父母切忌一笑了之,否则,便在实际上等于鼓励这种行为。要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认识任何动工的不诚实都是不道德的,于己于人都是有害的。3.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应避免对孩子说谎采取过于严厉的惩戒,只是在撒谎造成严重危害时,可以增加一些温和的惩罚,以强调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同时应该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孩子有了诚实的行为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0 d# Z- v" z0 ]. o8 L  u
8. 吮指头、咬指甲、舔嘴唇等一类口腔活动是儿童早期的习惯动作,吮吸指头者多曾遭受哺乳的挫折,如断奶过早或过急等;咬指甲者可能有无法表露的情绪问题,或因身处紧张环境需咬指甲以解除心里紧张;舔嘴唇本为唇干舌燥的反应。
4 m% Q  K" h0 N+ h6 P) u) P) j9.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在白天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原因约占10%,大部分系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功能性遗尿。5 @6 ?$ e7 f- K, F; G! f4 E
1.对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尿,解决的原则有:心理疗法。首先父母应以温和、亲切、耐心的态度对待患儿,帮助儿童树立克服遗尿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惧、自卑及不安情绪,利用阳性强化法,即不尿床时给予表扬、奖励,绝不可耻笑、嫌弃、责骂或体罚孩子;合理安排生活制度,进行功能训练。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兴奋、疲劳,必要时白天安排1~2小时睡眠;控制睡前饮水。排尿功能训练方法很多,如憋尿训练、定时唤醒及床垫警铃法等,可根据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K9 I4 V- q8 h3 z! j( z& a
2.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声音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阻滞而不流利。
0 Q6 N% O# [7 q6 r" ]3. 口吃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大类:发育性口吃:一般来说,儿童在2~4岁学话时,这是言语发育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发育性的口吃会逐渐消失;病理性口吃。4岁以的。病理性口吃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口吃现象。5 @' g( g% n. H. D
4. 病理性口吃产生的原因有:口吃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受到强烈的惊吓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恐惧、焦虑、愤怒等紧张情绪的结果;家长常常对孩子期望过高,态度过于严肃,很少和孩子进行温暖的情感交流等,也是造成儿童口吃的因素。' m3 r6 R9 O: n) {
5.口吃的治疗:(1)首先要消除患儿对口吃感到自卑、讲话时心理紧张的情绪,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同时,教他平静缓慢地讲话,逐步使自己掌握讲话流利的规律;(2)正确对待口吃的孩子,不要强行纠正,避免惩罚或歧视。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使口吃更为严重;(3)及时采取口吃矫正训练治疗的方法,鼓励患儿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环境中纠正口吃。儿童在社会化活动可以起到强化自己言语能力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朗读训练、背诵训练、交谈会话训练等才能有效地纠正口吃;(4)口吃严重者可服用小剂量氟派啶醇或抗焦虑药治疗。, J$ T' a) Z, A1 R% V# w1 s
6. 儿童的睡眠问题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夜惊、梦魇、睡行症、磨牙或说梦话等。( y' G4 ^% v5 K
7. 夜惊:是指睡眠时产生的惊恐反应。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醒,不能正确辨认周围的人或物,常把亲人当作梦中人。发作后仍能平静入睡。儿童清醒后不能讯发作时的情境,或只能片断记起惊恐的表现。
+ i0 s- z* j1 P( z! n8. 梦魇:也是一种发生于睡眠时的惊恐反应,它是指极度焦虑、恐怖,压得透不过气或得不到帮助的一种令人惊恐的梦。醒后能叙述梦中经历的事,往往难以入睡。
8 p$ z7 N* Y7 v1 ~9.睡行症也称梦游,梦游症大多在入睡后1~3小时内发生,发作时儿童睁眼凝视,坐起,然后下床行走,一般不会碰倒或摔伤,有时还能做较复杂的事,如扫地、倒水等。患者意识水平低下能对答,无言语反应。行走几分钟至几小时后又回到床上入睡,如果醒来时发现自己在黑暗中便哭喊起来。事后不能回忆自己的行为,严格地讲梦游属意识内容障碍。
0 R* n' F# h8 ?" Q1.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有些国家称之为注意缺陷障碍。它是指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其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 S: f$ n- Z- |3 S  P% S2.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活动过度:活动过多,无目的,有始无终,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活动的内容;注意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短暂,常被无关的刺激吸引,东张西望,即使对儿童期最感兴趣的事,像看动画片、听讲故事等也都不能较长时间(5~20分钟)地集中注意力;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患者情绪很不稳定,常因一点不顺心的小事而被激惹,过分激动而不能克制,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不顾后果;学习困难:多动症患者虽然智力正常,但由于以上症状,常导致学习困难。
! t- X" G% @0 T0 Y9 n3 ]0 g3. 多动症与好动儿童的区别(选择)
7 L4 C; a# k, Q7 z' _5 c表现 多动症 好动儿童1 h; G  `2 ^0 L1 p. A
注意与兴趣的关系 无关 有关: w+ X6 I' Y6 y' R1 E3 Z* N
自控能力 无 好
0 v1 r. o# A& [6 g行为的目的性 无 较好& A9 t) N" Q0 Z9 ~& p' W
巴比妥试验 兴奋 镇静
9 N# P5 P7 s  p) i2 F9 G. \( m4. 儿童情绪障碍:是指特发于儿童和少年时期,以主观痛苦和焦虑为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怖、抑郁和持续忧伤的一组病症,过去称为“儿童神经官能症”。# K6 w4 r1 b, }
5.儿童焦虑状态根据发病的原因和症状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分离性焦虑。是指与母亲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的过分、持久和不现实的紧张状态;回避性焦虑障碍,又称童年社交性焦虑障碍或社交敏感性障碍。表现为不愿意接触陌生人,与陌生人接触时持续的和过分的退缩,达到了妨碍与同伴交往的社会功能;过分焦虑障碍。是指对社会能力、学习、未来以及以往行为表现出过分的和不切实际地担心、忧虑和关切,同时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3 J& u# h, u( |5 \6.抽动障碍:是指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复合肌群的收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它包括一过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等。一过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抽动类型,以单纯性或一过性抽动为特征,一般以眼肌、面肌和颈肌抽动为多见。病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慢性抽动障碍,又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表现为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但以两者并不同时存在为其特点。病程至少持续1年以上,甚至持续终生;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在抽动的同时伴有发音肌群的抽动,发出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声音,经常说出污秽的骂人话,病人为此很痛苦。
. E! a! E, g; n5 A  C  y7. 儿童孤独症:是起源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以极度孤独,对别人缺乏情感反应、言语障碍、运动刻板和对环境反应奇特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0 Q' s+ n, m6 S3 L* q$ D  p! o8.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社会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极度孤独,难与周围人交流感情,对环境缺乏兴趣;言语交流障碍。约半数患儿有言语缺陷,完全缄默或不能用手势表示交往;重复动作和特殊的姿势。表现为重复拍手、摇摆身体、脚尖走路或其它奇特姿势;感知觉异常。表现为对视觉、听觉刺激反应迟钝或过分敏感,有时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生活中固定刻板地坚持同一模式,如坐的位置、东西放的地方、日常生活内容的顺序;智能障碍。智力以中、重度低下占多数。8 |. F% n5 u& }! y4 G; @

7 I3 y# P/ x* X* X第五章 青春期与青年心理卫生
' `" O: j  [- W' K9 C1. 青春期心理的特点:1.自我意识的发展;2.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3.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4.情感丰富、强烈,但欠成熟稳定。
! |4 F9 j6 a  c2.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等形式。
5 c0 {2 [& b! F8 X3.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特点:他们表现变得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天真和顺从,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独立生活,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还往往自以为是。称之为“断乳期心理”;表现为对他人的评价很敏感,对成人依然把他们当小孩看尤其反感。常常为琐碎小事与家长顶撞争执,开始出现两代人之间的心理“代沟”;与渴望独立的愿望相反,刚从儿童时代过来的青少年还有依赖父母的需要。
6 |7 z) e8 g3 Q1 e0 j3 P4.青春期的性意识特点:他们表面上是男女之间界限分明,内心却都怀着对异性的神秘感,渴望并想像去接近对方;表面上互相回避疏远,实际上却在敏锐地注意着对方的举止言行和身体变化;表面上在异性面前拘谨、羞涩,实际上却常用爱美、爱打扮、出风头、冒险行为甚至恶作剧来招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k  E5 o+ p( }1 \% X5.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内容:(1)正确引导自我意识。针对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倾向,父母应尊重他们的正确意见,经常进行双向心理交流,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缩小“心理代沟”;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老师应尊重青少年的独立和创造性;(2)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要有步骤、有系统地向青少年介绍科学的性知识,让他们正确认识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本质,建立健康的两性交往关系,消除性迷惑、性心理障碍,纠正在性问题上存在的各种错误观念和做法;(3)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青少年期的人际关系中,首先是与父母师长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如前面所说的“代沟现象”和“逆反心理”。父母师长既要注意青少年的不足,又要发挥他们的长处;既要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又要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对青少年的指导要符合心理卫生原则:多奖励,少惩罚。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父母和老师应关心他们交朋友的情况,并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4)消除学习压力过大的消极影响。学习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习,不佳的心理状态会妨碍学习,这是大家非常明了的道理。因此,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处理好学习问题,也是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5)注意青少年早期的心理障碍并及时予以纠正。由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闭锁心理以及家长和老师可能出现的疏忽,有时很难觉察或确定他们是否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只要你有理由怀疑你的孩子或学生需要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那么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请求专家的帮助。  ~( E: G9 t8 I! N
6. 情感发展和现实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M! O% z  I( Y2 h; D1 t) X5 P& M, w
7. 自卑:与自我有关,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偏低的心理状态。* f  P7 n4 O( S
8.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它表现为:(1)挫折性自卑心理。有些人原先无明显自卑心理,由于生活道路上遭受挫折、失败,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萌发自卑心理;(2)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引起的自卑。有些青少年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因而感到精神压力大,自怨自艾,轻视自己,不敢与人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3)认识性自卑心理。有些青年总认为自己的学业、工作、经济条件、出身、性别,甚至“处处都不如别人”,对整个自我都是消极的认识,从而导致自卑心理。: h, x; z6 |! m, o7 Y
9.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卫生问题: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们的下列心理需要: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感;提高自尊心;增强力量感;获得友谊和他人的帮助。2 L/ b. z2 w* K

9 k  s7 x( E1 g4 n第六章 中老年心理卫生
( {$ e+ s5 O" a# M) j3 {1. 中年期:是指35-59岁这一处于青年与老年之间的时期,60岁以上成为老年期。
3 d6 p/ r" i  `4 S- s9 s2. 中年期的心理特点:1.心理素质较为稳定;2.智力的持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退:步入中年之后,个体的生理机能开始了逐步衰退的过程,然而智力水平,在成年期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直至60岁左右才开始下降;3.心理负荷较高。1 Y: E3 X9 M* a9 d4 F. M
3. 中年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有:1.心理疲劳;2.社会适应不良;3.人际关系问题;4.婚姻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5.家庭空巢综合征。
- d# Q4 a! T7 L; a% @4. 心理疲劳:是指由于长期承受压力所造成的精力不足和精神效能降低的现象。
. @& D& ~, S4 R  Q2 ]5. 家庭空巢综合征:是指在中年期,随着子女逐渐长大,由于学业、事业、婚姻等原因,子女会渐渐离开家庭。原来围着孩子们运转的生活格局突然发生了变化,加上孩子离家所造成的失落感,容易让中年人产生伤感、孤独、抑郁的心理。2 q/ f0 a8 k% a
6.空巢综合征的调节:孩子离家后夫妇俩要密切相互之间的情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互相交流和安慰;还应注意调整家庭生活,利用有较多空闲时间的机会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还可以积极投入适合自己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生活内容,扩大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保持和加强与孩子、亲友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有助于减轻空巢综合征的反应。
  C! S: r. e0 h; S. r7.中年期心理保健的措施:中年人担负着社会和家庭的重担,面对工作、家庭和自身的层层矛盾,若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便会影响其心身健康。因此,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工作,保持心理健康,有着现实的个人和社会意义。中年人自我心理保健的措施主要有:(1)做到量力而为、劳逸结合;(2)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修养,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3)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4)学会倾诉。倾诉是一种感情宣泄,一种自我心理调节术,适当的倾诉有利于心理健康。- m% t0 k; H) W/ m3 N
8.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由于卵巢或睾丸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量日益减少,内分泌功能发生一时性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候。女性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男性在55-60岁之间。
- f/ M! c) h4 y5 r  h9.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生殖系统功能的变化。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造成月经周期和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潮热、出汗、头晕,这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造成的;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心烦意乱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性症状。, Z; ?) H5 `2 G1 ^2 G
1. 更年期心理障碍:更年期综合征心身症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人以植物性神经系统障碍为主,有的以精神症状为主,大部分人二者兼有。更年期综合征的精神状态以消极的情绪体验为主,其严重者称更年期心理障碍,常见的有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更年期偏执等。
" h+ m6 J% q* f5 l2. 更年期心理障碍发生原因有:1.生理原因2.认知原因3.人格因素4.生活环境的刺激。
) W! B! Y, \. V$ I3.更年期心理卫生的内容:l.普及更年期科学知识,加大更年期保健服务;2.注重更年期身心自我保健:首先,应作好充分心理准备。更年期是人生从生长发育成熟转向衰退的转折时期,是生命中的必然过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对于将进入和已进入更年期的人,要在心理上接纳,并从知识和心理上有准备地去迎接这一变化;其次,提高自我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更年期之际,即使有了症状,也不要害怕和惊慌。对自身的生理反应要有正确地评价和认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对于症状带来的苦恼,要善于自我调节;最后,降低生活和社会的压力也有助于减轻更年期的症状;3.积极进行治疗。总之,更年期的心理卫生是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本人要懂得自我的心理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对处在更年期的亲人要有所了解,了解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并合理对待,如他们出现某些更年期的症状——烦躁不安、脾气暴躁,家庭成员应给予更多的谅解、同情和帮助。社会则应减轻他们的压力,提高更广泛的全方位保健服务,使之平稳地度过更年期。' |, H3 q% }! i
4.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1.脑功能趋向衰退;2.个性特点 ;3.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总之,人到老年,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 O0 W/ M. x$ d. J' o& Y' X2 L5. 影响老年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有:1.躯体衰老的心理影响;2.离退休和社会角色的变化;3.家庭和家庭关系;4.疾病的影响。3 r) m7 y0 N, Z
6.离退休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有:常见的有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抑郁感。失落感是指一种若有所失,没着没东,无所事事又无所适从的感觉;孤独感。老年人退休后,推动了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容易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有些老人的子女长大成家后往往独立人的接触相应减少,这种情况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空巢”孤独感。自卑感和抑郁感。有些老人退休后感到自己在社会上和家庭里的地位下降了,觉得自己被社会抛弃了,年老无用了,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
$ G1 X+ b3 I! }. \# c/ k3 R2 [7.影响离退休适应的因素:退休前的思想准备。研究表明,对退休有思想准备,有切实可行的退休生活计划者适应较好;退休前的工作状态和职业。退休前职位较高,权利较大,或工作较充实者,易产生不适反应;对工作主动投入,被迫退休又无机会继续类似活动者适应较差;个性特点。整合型对退休适应最好,非整合型适应最差;外向者和非神经质者容易适应环境,自觉幸福;健康状态。一般说来,健康不佳者容易接受退休。相反,良好的健康状况使老人对退休不甘心;退休后的生活状况。退休后有事可做能减少退休不适反应,反之,感受到无事可做、生活空虚者容易产生不适反应;经济水平。退休后的收能基本维持过去生活者适应较好;社会支持。社会和家人对老的爱护和尊重,原单位的关心,对退休适应有重要影响。
/ S& j( W- S  P0 J- R$ ^8.退休适应不良的防治措施:心理上要及早做好退休前的准备,计划好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准备发挥余热,充实退休后的生活;有条件者要尽量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一些适合自己体力和专业的社会活动,要做到“退而不休”;培养1至2种兴趣爱好,如钓鱼养花、练习书法、画画、从事文化体育活动、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等;克服心理老化感和不爱活动的习惯;有明显心理障碍者应及时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
, x' N# Y  W2 L9.老年痴呆病:是指在老年期发生的各种病因所致的痴呆症。痴呆可以由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或其他未知的原因造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过去称为“早老性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退行疾病;血管性痴呆系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相的疾病。( x1 V: k$ Y$ T3 M& U, B
1.体育锻炼对老年精神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对精神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运动确实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机能,使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从而能缓解人的应激状态,增强免疫功能。研究者还发现,老年人在运动之后,由于进入了以a波为主导的同步有序化状态,所以会有一种恬静、安详、愉快的体验。同时,思想的集中性,记忆力及思维的清晰性都会提高。对于抑郁症患者还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状态。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的共同特点是竞技性不强。# M: H& ~, ?: S$ k% i8 v" |9 L
2.工作对老年人在心理上的意义具体表现:(1)工作可以使人心理上得到满足。老年人想有所作为,认为这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工作给老年人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心理上的各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2)可以排除老年人的消极情绪。老年人的情绪被看作是老年人是否适应晚年生活的标志,它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和家庭的和睦。正因为如些,老年人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才显得尤为重要,而工作是调节情绪、排除忧愁的最好途径;(3)可以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势必会结识一些新朋友,从而可改变孤寂的环境,消除孤独与寂寞感。
7 I( [) s& ^3 P1 @2 |! t% a, |3.老年期的心理保健包括:首先,叙述老年期的心理特点,知、情、意的变化;其次,结合心理特点进行心理保健,例如老年人应该重视行为过程,淡化结果,淡泊名利,接受衰老的现实,做事量力而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融入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13: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资料汇总(北大串讲笔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5-9 04:07 , Processed in 0.0744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