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考网( zikao5.com )

 找回密码
 注册

我自考论坛新人签到! 到各省圈子新人签到送奖励~ 进入自考圈子自考资料专题

历年自考试题和答案 集合2008年以来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考必过一考通自考小抄 - 自考密卷

自考资料【注册网站】|论文指导QQ905363546 自考英语学习英语俚语学习自考公共课 自考专业课网站地图关于我自考网_zikao5.com

特别提醒:想登录了解网站可用临时帐号【加微信zikao99索取】
搜索
查看: 4113|回复: 0

[历年真题] 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8 0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  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  )

  A.打击敌人           B.惩罚犯罪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2.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  )

  A.组成          B.结构

  C.内容          D.组成和结构

3.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刑法理论上看比较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

  A.自然犯            B.行政犯

  C.基本犯            D.国事犯

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

  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

6.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  )

  A.实行犯而言的    B.教唆犯而言的

  C.帮助犯而言的    D.胁从犯而言的

7.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

  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

  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8.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惩罚犯罪      B.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D.打击敌人与保护人民

9.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  )

  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

  A.被判处管制的   B.被判处罚金的

  C.被判处拘役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11.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  )

  A.参加恐怖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

  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

  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

1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  )

  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B.只能是直接故意

  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  )

  A.超过有效期的药    B.变质的药

  C.被污染的药        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

14.金融凭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不包括(  )

  A.支票             B.银行存单

  C.委托收款凭证     D.汇款凭证

15.行为人为索取赌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非法拘禁罪       D.赌博罪

16.关于侮辱罪和诽谤罪,正确的说法是(  )

A.都可以采用暴力手段  B.都必须捏造事实

C.都要求情节特别严重  D.都是针对特定的人

17.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18.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B.可以由证人构成

C.作伪证的目的是干挠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D.可以由鉴定人构成

19.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  )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

20.招摇撞骗罪中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冒充(  )

  A.警察                    B.军人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法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

  E.刑罚与民愤相适应

22.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  )

  A.整体性    B.双重性

  C.全面性    D.局限性     E.无罪过性

23.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犯人分为(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帮助犯   E.教唆犯

24.依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是(  )

A.犯罪的外国人            B.犯罪以后自首的人

C.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E.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25.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有(  )

A.对象不完全相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行为不同               D.故意内容不同

E.罪过形式不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刑法

27.想象竞合犯

28.侵占罪

29.一般累犯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只要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以后,而没有完成犯罪的,均构成犯罪预备。(    )

3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32.根据刑法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方法,骗取所交纳的税款的,

    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

33.无论行为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绑架他人,均只能构成绑架罪。(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犯罪未得逞。

35.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6.简述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被告人李某,男,1990年2月5日生,无业。2006年10月9日,李某在街道上行走时,

    楼上一户居民从窗口往下倒水,正好浇在李某头上。李某非常生气,抬头往楼上喊话,

    问是谁倒的水,可是没有人应答。李某站在原地打电话,叫来朱某(男,17岁)、邓某

  (男,17岁)和唐某(男,19岁)。四人经过商量,一起来到三楼一家门前敲门。屋内有人问是谁敲门,李某回答说:“警察,查户口!”骗开门后,四人一拥而上,围住开门的田某,质问他为什么向楼下倒水。田某说自己没有向楼下倒水,邓某拿出携带的匕首让田某承认,田某被迫承认了。唐某要田某拿出300元钱出来赔偿,田某不愿意,只同意给50元钱。李某向朱某使了一下眼色,朱某进屋搜出一台笔记本电脑。李某对田某说:“限你3天之内拿3000块钱来取电脑。”四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将电脑拿走后当天以1500元的价格卖出。案发后,朱某、邓某和唐某均外逃,李某被抓获。

    请结合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   李某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2)   根据刑法的规定,影响对李某适用刑罚轻重的情节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D    3.D    4.A   5.A    6.A   7.D    8.C   9.B   10.D

11.D  12.A    13.A  14.A   15.C  16.D    17.C   18.C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    22.ABD    23.ARCE    24.CD    25.AC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7.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28.是指将代扣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29.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之罪的犯罪分子。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0.×。

如果行为人在实施预备行为以后,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犯罪预备;如果行为人在实施预备行为以后,自动放弃犯罪的,则构成犯罪中止。

31.  ×。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因故意犯罪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2.  ×。

根据刑法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方法,骗取所交纳的税款的,应当构成偷税罪。只有行为人骗取税款超过其交纳的部分,才可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33.×。

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而绑架妇女、儿童的,应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而不构成绑架罪。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犯罪未得逞,就是指犯罪没有既遂。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犯罪人已将其认为达到既遂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终了,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二是犯罪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将其认为达到既遂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终了而未得逞。

35.(1)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2)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   犯罪人不是累犯。

36.(1)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的身体健康;

(3)主观上只能出于过失。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在于: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结果发生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3)从法律用语上看,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1)本案李某构成抢劫罪。因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进入被害人家里,在被害人不敢反抗的情况下,当场拿走被害人财物,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求。

(2)本案影响李某刑罚轻重的情节主要有两点:一是根据刑法的规定,李某实施犯罪时不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是李某的抢劫行为 属于“入户抢劫”,这是一种法定的情节加重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2023年自考资料 ( 豫ICP备17027556号-1 )

GMT+8, 2024-4-25 10:14 , Processed in 0.0717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